贵州遵酿:传承历史匠人匠心,再现公馆窖酒风云
缘起——贵州省遵义酿酒厂
1927年,李仙真,字奉章,学名李开明,供职于贵州省遵义酿酒厂,担任酒师,联名提出“两大两小”酿酒工艺,成功酿制出第一批“窖酒”。两大两小工艺,即小曲小窖制取酒醅,大曲大窖制取香醅,酒醅在下,香醅在上,酒醅、香醅经串蒸得酒,初名定为“窖酒”。1932年后因主供遵义公馆会所的贵族们饮用,又称为“公馆窖酒”。
缘灭——茅台镇奉章烧坊
1937年,李奉章先生在茅台镇创办了民间酒坊——奉章烧坊,主打小批量勾调,复名“公馆窖酒”,由于酿制公馆窖酒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红高粱,也有人称之为“红粱窖酒”,该窖酒主要供给遵义的贵族们享用,由于贵族们一致称赞公馆窖酒品质上乘,遂在上层社会中初露名酒神韵,后因产量极其有限,必须通过公馆预约方可获得,货源一直被掌控在上层社会手里。
20世纪50年代初期,奉章烧坊因“斗地主”而自行解散,李奉章也因害怕被“斗地主”连累小子后生而自刎白帘,其唯一留下的遗物是酒师工作笔记,埋藏于遵义府首县大溪里九甲老屋地窖里,其中记录了当时“公馆窖酒”的调制秘方,自此奉章烧坊无人再提,公馆窖酒也消失殆尽。
重生——遵义闷头台
改革开放之后,酒业兴起,酿酒浪费国家粮食转而成了国家粮食的一大销路,奉章酒师之孙李安辉在公馆窖酒勾调秘方的启发下再建酒坊烤酒,也就是当时的遵义闷头台老窖房,位于原遵义县观音寺河左岸,该基酒采用购买茅台大曲曲药、本地红高粱、观音寺河水烤酒、窖藏储存,并通过公馆窖酒秘方精心勾调而成,即得遵义闷头台酒,是老遵义人在街坊柜台喝“一口闷”的畅销酒体。坊间广告词“遵义闷头台,一口闷了好又来”在遵义民间广为流传,后来因酒业萧条,该酒坊几经搬迁而未能发展起来,遵义闷头台因酒体风格独特,继承原贵州省遵义酿酒厂公馆窖酒秘方而得名“遵酿”。
传承——遵酿为荣耀而来,为纪念而生
2020年,李平先生(奉章之玄孙)归国后,酱香酒热席卷而来,复兴遵酿风口再现,为了纪念奉章老酒师,追寻公馆窖酒的历史英名,寻味本真,传承匠心精神,他将自己2017年创办的商贸公司更名为贵州遵酿酒业有限公司,将遵酿品牌化、产权商标化、产品体系化。
贵州遵酿,肩负酿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使命,为荣耀而来,为纪念而生。初期推出的遵酿1935酒,其独特的“公馆窖酒”典型风格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,该产品目前已走出国门,远销东南亚。
尊享——贵州遵酿小批量勾调艺术
2023年,主打公馆窖酒风格的贵州遵酿,除市面常见的遵酿1935外,又相继推出了部分小批量勾调酒品,只为贵人尊享。主要有:遵酿遵拾伍(Z15)、遵酿遵叁拾(Z30)、遵酿遵伍拾(Z50)、遵酿遵捌拾(Z80)。
2024春节,遵酿集团荣耀单品——辉章公馆优质酱香酒问世。